[特邀报告]非开挖顶管管节注浆孔与管体结构仿生优化及管土表面减阻性能研究

非开挖顶管管节注浆孔与管体结构仿生优化及管土表面减阻性能研究
编号:29 稿件编号:3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17 15:24:21 浏览:54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4:5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议:[T] 仿生功能表面技术及应用论坛 » [T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顶管法作为市政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技术之一,已广泛用于地下管涵、综合管廊、地下通道等的施工建造,相较于传统明挖法,具有不开挖路面、不影响交通、无地面扬尘和噪声污染、施工速度快、综合成本低等诸多显著优势。在非开挖顶管过程中,由顶进设备提供的顶推力将用于克服刀盘前方的迎面阻力,以及管节外壁与地层间的摩阻力。当地层变化不大时,迎面阻力的变化幅度也不大;然而,当管节埋深(上覆地层压力)和管节直径越大、顶进距离越长、顶进轨迹越复杂,则管土摩阻力增大的越显著,且成为制约顶管安全、高效施工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管土摩阻力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非开挖顶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减阻方法是向管节外壁与地层间的环状间隙注入润滑泥浆,其形成泥浆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减阻性能的优劣。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非开挖顶管管土摩阻力测试平台,探究了在注浆润滑作用下不同管体注浆孔结构参数对泥浆套形态和管土摩阻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注浆孔结构优化方案。同时,基于工程仿生学原理提出了凹坑型仿生非光滑管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并探究了其减阻性能与减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仿生非光滑管体在注浆润滑作用下的减阻率可达60%以上。本研究可为丰富非开挖顶管管体结构设计方法、促进顶管理论研究及保障顶管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
非开挖技术;顶管法;管土摩阻;注浆孔;泥浆套;仿生非光滑表面
报告人
温继伟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

稿件作者
温继伟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