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沟槽微织构/MXene耦合改性表面的结构参数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沟槽微织构/MXene耦合改性表面的结构参数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编号:97 稿件编号:1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07 15:02:17 浏览:3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6: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议:[A1] 表面工程青年论坛一 » [A1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通过沟槽微织构与MXene纳米涂层两种基元的耦合表面改性可显著提升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这种摩擦学性能提升主要源于沟槽对MXene润滑涂层的有效捕获,并在摩擦应力作用下持续将其输送至接触界面,最终形成稳定的摩擦保护膜。由于表面微织构在捕获和存储固体润滑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几何参数势和外加载荷势必会影响最终的摩擦学性能。然而,当引入MXene纳米涂层基元后,沟槽微织构参数和外加载荷如何影响沟槽微织构基元的功能性演化?二者的协同作用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如何?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探索。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调节沟槽宽度(20-200 μm)和法向载荷(0.5 N和2 N),系统研究沟槽微织构/MXene耦合改性表面的结构参数对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耦合MXene纳米涂层基元构筑可有效降低摩擦亚表层的剪切应力水平,抑制基体塑性变形,进而显著提升沟槽微织构的承载能力。这使得LST Ti-MXene样品的摩擦系数再次由与沟槽宽度相关的粘附分量主导,导致样品在沟槽宽度为50 μm时呈现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进一步的磨痕亚表层微观结构演化行为分析表明,高载荷下更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源于沟槽对MXene纳米涂层的高效捕获及其向接触界面的持续补充。
 
关键字
沟槽微织构,MXene,摩擦,磨损,亚表层微结构演化
报告人
林研
副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林研 南京理工大学
翔陈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会议网址、邮箱和联系人

 址:2025.bmgc.cn
 箱:bmgc2025@126.com

联系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段金弟 13971036507  蒋 超 18971299299

天津大学
汪怀远 15620274098  王瑞涛 13752444461

北京科技大学
庞晓露 13910128796  郭 涛 138108538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 13671111012  康嘉杰 15010333951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